4月21日,别克搞了件大事!
在2025年的品牌日活动上,别克一口气亮出两张大牌:一个是专为新能源车设计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另一个是瞄准高端市场的新能源子品牌——“至境ELECTRA”。这波操作,直接把别克推上了新能源转型的加速赛道。
“逍遥”超级融合架构
别克新能源子品牌——“至境ELECTRA”
0
1
甩出 “逍遥” 架构,直击新能源研发痛点
有人可能会问:通用不是已经有奥特能平台了吗?为什么还要再搞个“逍遥”架构?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曾瑜在媒体沟通会上坦言:“我们考虑产品的更新迭代必须要有一个载体,这么多新能源的产品,以及新功能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有一个载体,由此产生了超级融合架构。未来竞争会不断要求你开发效率以及车型的基本效率是最高的,我不可能像一些友商一样,一个产品一个架构,一个构型开一套零件,完全都是独立的。如果这样,产品开发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所有零件和系统设计,如何能够做到效率最高?如何能够做到在有限的车型之间可以共用,或者做一些微小的更改就可以替换到另一台车型上面去。这是我们设计超级融合整车架构的初衷。”
简单来说,“逍遥”架构就是别克应对新能源时代的“全能武器”。它打破了传统物理架构的局限,从尺寸端实现了极大灵活性,能覆盖轿车、SUV到MPV多种车身结构,还兼容纯电、增程、插混三种能源驱动形式。前悬可在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等多种形式间自由切换,后续还会加入智能化主动底盘,同时为电池预留最大空间——当友商还在为续航“内卷”时,别克早已从架构层面做好了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
更厉害的是,“逍遥”架构把电子电气架构比作“神经系统”,实现了深度融合,能创造1800+原子服务,像搭积木一样组合出各种新功能。比如行业首发的超快充电池,充电10分钟能跑350公里,堪比手机快充;还有“空悬同步下降”黑科技,停车时车身稳如泰山,彻底告别“坐船感”。
别克与宁德时代强强联手,行业首发6C LFP超快充电池
在电池安全上,别克更是下了“血本”:热失控企业标准远超国标,针刺、加热、撞击等极端测试下,做到不起火、不爆炸,不仅远超现行国标5分钟要求,还提前满足2026年新国标2小时不起火不爆炸的严苛标准。多面水冷技术让电芯温差控制在1°C以内,碰撞后电池结构不变形,搭配车云双端监测,真正把安全刻进了基因里。
正如副总经理薛海涛在采访中强调的:“奥特能电池的安全冗余设计不计成本,宁德时代都说我们的标准让成本增加了50%,但这是对消费者的责任。”
0
2
本土团队主导研发,决策效率翻倍
除了技术硬实力,“逍遥”架构还有一张王牌——完全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在采访中强调:“现在上汽通用就是中国内核,代表中国实力。从架构定义到功能开发,本土团队深度参与,彻底打破了合资品牌‘靠外国技术’的老路子。”
曾瑜也补充道:“中国产业链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全球领先,我们有能力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比如‘逍遥’架构的电子电气架构能创造1800+原子服务,就是为了满足中国用户对多样化功能的需求。”
0
3
推 “至境” 子品牌,剑指高端新能源市场
如果说“逍遥”是技术底气,那“至境ELECTRA”就是别克冲击高端的新起点。
为什么非要搞个子品牌?看看别克的野心就知道了:燃油车时代,GL8、君越已是高端代名词;新能源时代,它要靠“至境”告诉用户:“高端电动车,我照样能打!”
按照规划,未来12个月内,“至境”旗下将有6款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覆盖轿车、SUV、MPV,全部加持新一代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而且目标只有一个——盈利。卢晓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再做亏本的生意,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要达到50%以上,2027年甚至60%,每一款产品都要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品牌日现场,最吸睛的当属逍遥架构首款旗舰车型——别克世家,一款瞄准百万级市场的新能源超豪华MPV。这个价位目前基本被外国品牌垄断,但别克带着26年MPV研发经验来了:车内可变身“移动会客厅”,零重力座椅、智能气候控制系统拉满豪华感,用“实打实的享受”挑战品牌溢价。
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架构首款旗舰车型,百万级超豪华新能源MPV——别克“世家”
有人可能会问,新能源如今是自主品牌“遥遥领先”,别克的优势是什么?
看看它的“双保险”就知道了:一边是百年造车经验打底,全球顶尖的生产标准、变态级的质量检测,比如奥特能电池不计成本的安全冗余设计,让别克E5实现7亿多公里行驶零自燃;另一边是中国最牛技术加持,宁德时代电池、本土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既有国际大厂的扎实功底,又有本土创新的灵活高效。
用薛海涛的话说:“上汽通用汽车和别克有自己的坚持和标准,核心还是对消费者负责任。过去这么多年里,很多品牌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但快未必就是好事。”
别克与Momenta深入合作,将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
在营销层面,别克也玩出了新花样。去年推出的“一口价”策略收效显著,一季度别克平均成交价达21万,比去年拉升5万元,彻底甩掉“价格跳水”的标签。薛海涛解释道:“我们做‘一口价’就是为了让全国消费者买到统一价格,省去中间环节,现在看来消费者很认可,别克在细分市场的份额都在上升。”
此外,雪佛兰渠道与别克店融合后,全国20个团队正在进行门店年检和暗访,从试驾体验到服务态度全面升级,要让消费者感受到“透明消费”的诚意。
0
4
行业启示:当百年品牌学会 “中国速度”
从 “逍遥” 架构的技术突破,到 “至境” 品牌的高端破局,别克的转型释放出两个信号:
合资品牌的本土化觉醒,不单纯依赖外方技术输入,而是以中国产业链为底气(如宁德时代电池、Momenta 智驾),打造更懂中国用户的产品。
高端市场的价值重构,拒绝 “参数内卷”,用百年造车经验(如 GL8 的 26 年口碑)+ 本土创新(如超快充、智能座舱),重新定义 “高端 = 可靠 + 体验”。
喧嚣过后,市场终归会回归理性。“逍遥”架构解决了技术卡脖子问题,“至境”品牌立起了高端人设,再加上对中国市场的深度理解——在新能源这场马拉松里,别克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毕竟,用户要的不是又一个新品牌,而是一个“靠谱的新选择”。而别克,正在抓住这个机会,用“百年造车功底+中国黑科技”的组合拳,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价值标杆。
正如卢晓在采访中最后所说:“我们不追求盲目扩张,而是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让别克在电动化时代依然是用户心中‘品质、安全、舒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