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沪举办。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以直播探访的形式,与整车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50余位海内外企业领导继续展开“王牌对话”,探求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新特点。
4月23日,于展台发布了系列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新举措,Honda烨品牌的第二弹产品也于当天全球首秀。当日下午,本田举行媒体群访会,就企业战略、行业热点答疑解惑。
受访嘉宾:
五十岚 雅行 (Igarashi Masayuki)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执行役常务 中国本部长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宫原 哲也 (Miyahara Tetsuya)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经理
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执行副总经理
五十岚雅行表示:“过去的一年对于我们来说是艰难的一年,现在我们正处于过渡期。我们会和优秀的中国的企业强化合作,以中国速度推出更多顾客所喜爱的产品。”
宫原哲也表示:Momenta的自动驾驶技术非常先进,希望两家优势结合,既有先进技术,又保持安全性能,打造更好的产品、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以下为访谈实录:
搜狐汽车:日本很流行每年都有一些总结关键字、年度字。请问本田对自己过去一年在华表现的关键字是什么,评价一下本田过去一年在华市场表现。
五十岚雅行:全球市场和中国汽车市场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认为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发展当中,电动车、新能源车可以说是发展最快速的。对本田来说2024年其实是快速向新能源转型的一年,目前还是燃油车占比重比较大,对于本田来说过去是比较严峻的一年。
之前我们也有对外界发布过信息,在2024年的时候,我们两个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已经启动了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工厂。随着新能源工厂的启动,现在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考验,目前我们的关键词总结成“过渡期”。我们在新能源转型的过程当中,整个燃油车市场处于缩小的情况,由于我们燃油车车型占比较大,我们的处境是处于苦战的情况,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收益来说,目前我们都是不太好的情况。
我们刚刚发布了“烨”品牌的第一弹电动车型S7、P7,这两款车型已经开始了生产和销售,在新能源工厂进行生产。
搜狐汽车:面对当下的市场趋势,本田计划通过哪些举措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五十岚雅行:我们会与中国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并采用中国速度,把本田既有的技术积淀充分投入,让技术进一步进化,打造更好的商品来应对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变化非常之快,要应对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必须要快速,今天上午我们也发布了和相应的公司进行合作的战略,快速推进更多商品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搜狐汽车:我们比较关心与Momenta的合作,有什么可以透露给我们的?如果这次与Momenta做深度融合的话,本田的基因和本田的品牌该如何保留,本田的粉丝还能感受到这一套智驾“很本田”吗?
宫原哲也:Honda SENSING是由本田自己来研发的。今天我们发布了跟Momenta的合作,为什么我们会跟他们合作?就是因为Momenta公司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他们不仅在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这块的技术非常先进,同时在城区领航辅助驾驶技术上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NOA这一块,Momenta在中国市场上有技术和速度的领先优势,本田坚持以自身技术以及安全和品质来打造产品的,我们两家的优势结合起来,想要打造更好的产品。对于自动驾驶这一块,既有先进的技术,同时又保持着安全的性能,我们将会以这样的理念打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请大家敬请期待。
搜狐汽车:刚刚说到与这些企业合作,后期随着电动化的进程加快,本田在合作的对象方面还有什么新的计划?同时对比同位友商的丰田跟日产,他们整个合作规模很大,或者他们放权的程度比较高,并且他们的成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本田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五十岚雅行:首先对于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一块,Honda会继续强化。今天发布了和其他优秀公司的合作,我们认为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生存下去,要快速向顾客提供他们所期待的产品才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本田还是需要和其他公司进一步进行合作。当然,我们虽然认为有必要去增加和本地供应商、本地厂家的合作,以开发更有优势的产品,但是我们也不局限于本地供应商,选择合作供应商的原则,更多是运用供应商的优势,结合本田的优势,强强联合,才能打造出具有本田独有价值和意义的产品。
对于丰田和日产的战略,因为是其他公司的战略,我们在这里不便回应。
对我们来说,与Momenta合作,我们也有独有的想法。关于中国本土开发,本田是在比较早的时间点就已经开始了大力投入,我们在广州有研发中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设备和资源进行技术和车型的开发。当然刚刚提到的和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一起开发的事情,我们会基于目前市场情况来考虑合作的方式。
搜狐汽车:您认为今天发布的GT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是什么?是如何来提升产品体验的?有怎样的性能表现?
宫原哲也:今天上午的发布会上,我们介绍了GT两款新车型、也播放了F1赛车手驾驶GT的视频。我们想表达的是,在技术方面,GT这款车有着媲美Honda F1赛车的操控性和优越性能。刚刚您说到的我们以什么样的独有优势去取胜的这点刚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操控的技术不仅速度快、操作性非常好,最重要的是驾驶员可以安全驾驶,在保障安全驾驶的同时享受驾驶乐趣。
今天发布会关于技术方面的细节还没有进行详细说明,因为这款车正在开发当中。因为这款车型是运动型,除了驾驶员能感受到驾驶乐趣,我们也充分考虑了副驾上乘员打造款待空间。主驾采用以驾驶者为中心的AI沉浸式运动座舱,通过浓厚运动氛围的营造,激发驾驶激情,让驾驶者尽享操控乐趣;而副驾驶则为最重要的人打造了惬意舒享移动时光的"款待空间",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搜狐汽车:现在很多车企会强调安全性,包括消费者也比较在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本田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故事是可以分享的?
宫原哲也:本田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第一的理念。我们始终把用户的安全放在首位,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现在的电动化时代都不会改变。在电动车方面,因为电动车搭载电池所以要更加注重安全方面,在电池设计方面我们更加用心,例如电池的结构设计、四周的防护设计、乃至包括车身骨骼方面都要为了迎合电池搭载的位置和需要的空间来进行重新设计。
除了电池周边的部位需要进行特别的考虑以外,本田通过独有的技术对电池里内部结构部分也做了设计,从而加强电池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整体的车身结构方面煞费苦心,比如在车辆碰撞或者受到外力挤压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不让电池受到损伤。遇到碰撞事故如何尽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安全,不仅要提升车身的强度,以保护乘员安全。但是还需要保持它的强度适当,在设计保护电池的同时也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在吸能空间的设计方面,本田也使用了独特巧妙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设计,通过技术最大限度避免危险伤及人员和电池。
并且,我们吸取多年做汽车研发的经验,为这款车型安装了11处安全气囊,安全性能不仅体现在气囊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考虑到气囊展开方式以及展开的时间点,什么状态下展开,在怎样样的状态下展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是我们是费了苦心去做的设计和研发。在这款车上,我们用心地去保护用户的安全,真正做可以保障用户安心去驾驶和乘坐的一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