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学习 > 自媒体学习 > 海尔生物2024一季报解读:战略布局渐成 三条高确定性成长逻辑

海尔生物2024一季报解读:战略布局渐成 三条高确定性成长逻辑

发布时间:2024-04-28 16:40:52来源: 152102

4月25日晚间,海尔生物(688139.SH)披露2024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7亿元,环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1.38亿元,环比增长182%;扣非净利润1.33亿元,环比增长251%。

整体看海尔生物面对去年同期高基数压力,公司业绩不仅逐步恢复增长态势,扣非后销售净利率同比增长1.2PCT,表明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公司新产业收入占比达到39%,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36%。在财报出炉后首个交易日,海尔生物股价盘中一度涨超10%。

财报是过去的成绩,通过财报数据看公司长期的发展才是核心。在4月份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笔者现场观摩了海尔生物的产品线布局,笔者认为,海尔生物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的战略布局已逐步成型,从长期看,海尔生物具备三大高确定性的底层成长逻辑。

逻辑一“天时”:自动化、数智化等技术创新是解决当下医疗资源集中的现实途径

第一条高确定性逻辑是自动化、数智化等技术创新手段是解决当下医疗资源集中、医疗需求和供给倒挂的现实途径,加上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东风,医用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增长是长期确定的。这是海尔生物的“天时”。

具体来看,在需求端,国民“看病难”尚未得以解决,中国医疗行业的核心问题,仍在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结构化矛盾,医疗需求集中在基层,医疗人才和医疗资源却聚集在城市中的大医院。

面对这一问题,传统的解决思路是继续增加现有资源的供给,如增加政府投入,开办医院,增加医生培训,包括前端的医学院扩招等。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包括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和区域差异。另一种解决思路就是依靠技术,抓住技术变革的特定时期,推出一种新的工具,对医疗领域产生爆发性的改善。好比一个高速公路开通以后,一下就能把运力增加几十倍。

依靠技术创新才是解决当下医疗资源问题的可行路径。自古以来医疗领域就是技术的集成地,只不过现在技术或者说产品越来越具有取代人的权重和份额,而且是颠覆性的。

所以,一个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供给和市场化的产品生产体系,就会极大地弥补专业技术人员所能提供的服务,极大地降低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和成本的消耗,以及降低人背后的一系列机构运转成本。

通过技术来为医疗人员减负,在这点上,海尔生物无疑走在了行业前列。首先海尔生物始终依靠创新驱动,一季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7726万元,营收占比11.25%,累计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88%。公司还搭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层次科创平台,并已形成自动化、分离、耗材、试剂等六大技术平台,为海尔生物的技术研发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海尔生物的技术创新带来产品力的提升和场景方案的落地。以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为例,笔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了海尔生物的医院智慧用药全场景数智方案。

自媒体学习更多>>

突发裁员!只有N+1没有年终奖!激光雷达“拿单王”禾赛科技怎么了 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开始招生:曹德旺出资 100 亿,目标对标斯坦福 AI Agent爆发前夕!英伟达黄仁勋豪言!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人工智能企业50强”:北京上榜企业20家,寒武纪居首 大模型PC端比拼:豆包能否成为浏览器新霸主? 重新定义千元机:华为畅享 70X首发麒麟5G与双向北斗卫星消息 科大讯飞AI生态大会:星链计划引领,共探商业生态平台新高度! 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寒武纪、科大讯飞、商汤科技位居前三 蔚来2024:销量飞跃,智领未来 智慧重塑豪华 问界M9累计交付15万辆 全新华晨宝马X3量产下线,3月上市,会不会涨价? 限时14.99万起!比元PLUS更值得买的大众ID.4 CROZZ,怎么选? 广汽埃安肖勇:不将就,要讲究 专为高寒地区打造:长城炮高寒版皮卡上市,12.88万元起 汇聚于一山 热爱相驭:2025福特性能车车迷节激情如约而至 上汽大众2024——合资2.0时代的奋进与突破 北汽新能源获20亿增资“输血”,北汽蓝谷控股地位稳固 陈震致歉:《萝卜报告》不慎“抢跑”,领克900测评提前曝光 领克900惊艳登场,SPA Evo架构首秀带来哪些惊喜? 北汽与浙江的对决前瞻:浙江三员大将缺阵,北汽士气高涨力争连胜 上汽大众傅强:进入合资2.0模式,在中国为中国 比亚迪「天神之眼」迎来重磅升级,实力稳居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领克900“杭州揽胜”来袭,双30寸大屏配后轮转向,40万起能否搅动SUV市场? 极氪009变身SUV 5.2米车身可以原地掉头 定价却减半 理想L6的新对手?智界R7增程版上市! 14万的纯电SUV,要有危机感了? 24年最后一批新车亮相 造车新势力小米新车YU7预计成为年度爆款? 九成车主不愿回归燃油车!别嘴硬了,燃油车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阿维塔CEO炮轰:除了宁德时代,其他动力电池都是杂牌 享界S9车位到车位率先商推,用智驾降维打击传统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