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工信部公布新一期申报名单,多家车企率先发布了自己的新品图片,包括小米、阿维塔和深蓝。而小米的首台SUV外观图也正式发布了,命名为:YU7。
小米这台SUV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不过从发布的上市日期看,这台SUV要等到2025年中旬才有可能上市,对于很多小米汽车的准车主而言,可能有部分人真的等不及了,毕竟,6月上市,能不能拿到现车还是一回事。

而对于小米YU7的外观,老图也在小米车主群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参与投票人数为73人,其中20人认为好看,34人认为一般,19人觉得不好看。
从这个比较局限的仅供参考的调查报告看,小米YU7的外观基本就是五五开吧,准确地讲,就是没有高于预期。毕竟,在正式发布宣传图之前吧,小米SUV的各路渲染图实际上提高了大家的预期。

从大家对YU7的讨论看,一部分比较期待的人觉得没有达到预期,不过根据老图的经验看,只要看着看着,不少人依然可能发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从“还行”变成“挺好”甚至到“买它!”毕竟,虽然YU7的尾部设计的确是稍显高而不够宽,但是毕竟还是图,实车到底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小米的车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就是远看可能并没有那么惊艳,但是近距离看的话,油漆是用的真好,质感就是和保时捷放一起也不落下风。而且YU7的外观这么一看,好像很难说它模仿了谁,和法拉利也不沾边,和保时捷也不沾边,除了侧面有一些共性之外,说实话,这台SUV还是更多地“像”小米自己。

小米YU7有可能不会再有丐版,入门版可能会标配激光雷达,所以售价上肯定会高于小米SU7的Pro版本。但是目前的25万区市场,极氪7x的起售价也就23万左右,智己LS6更低,阿维塔增程MAX也不超过25万,而且明年的特斯拉新款Y大概率起售价也不会超过25万。
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小米YU7的上市时间要到6月份,意味着在座的都有了足够的降价时间和空间,所以,哪怕目前的YU7想着入门即高配甚至全系大电池,但是起售价越高,就会挡住不少不在乎续航的人,因为很多人觉得实际续航能开到500km的车就够用了。
所以,相信小米在深思熟虑之后,应该还是会有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入门版车型,而不是全系高配的思路,毕竟,现在20万出头的智己已经全系标配城区智驾了,有智驾+小米外观+SUV属性,实际上是大规模用户群的主要诉求,像100度大电池、后排座椅按摩等等,并非是绝对多数人的主要诉求。不然的话,谁还去买那些磷酸铁锂的车型?

那么25万内的起售价对于小米YU7而言,优势突出吗?
①、卷电机功率也好,卷多功能性也好,甚至卷智驾,但是就目前的新能源市场的水平看,很多东西都已经同质化了,想要拉开差距几乎不可能。而且对于一台SUV而言,百公里加速做到5秒内根本没多少实际意义,6秒的百公里加速已经完全够用了。
所以说,对于YU7而言,价格低于25万还算是一台不错的SUV,如果能在23.59万起售,性价比就算突出。毕竟,等到2025年的6月份,25万能选择的车型基本都是中高配的,除非真的喜欢YU7的外观或者小米汽车,价格一旦超过25万,那这台车的溢价能力可就下滑了。要知道买小米汽车的,有部分可是冲着溢价能力去的,这也是小米汽车能给大家的情绪价值。

②、小米YU7的外观仔细看,饱满度不错,尤其是腰线的设计,豪华冲击感还是有的。好看的车子,加上不错的价格就是性价比。至少很多人选择车已经把颜值看的越来越重要,毕竟,现在不是谁都还盯着日系车省油这事,再省油,也没有电省钱。
有些人说电费以后会不会涨,这个基本没可能,外面的充电站有可能,但是家里的充电桩没可能。如果电费和油费接近了,那燃油车岂不是又回来了?

③、对于小米而言,YU7是一台不能出闪失的车型,虽然小米SU7大获成功,但是对于SU7这台车的争议可不小,尤其是外观设计。甚至说,不少人等着看小米的哈哈笑,YU7一旦失败,小米再想东山再起就难了。所以,在价格上,你可以说有些车企很盲目,一台车卖好了,其他车都想跟着涨价,结果是惨不忍睹。
小米是懂营销的,做了那么多年手机,雷军很清楚,再高级的产品,都必须有一款入门的手机来吸引用户,做车,这个道理他比我们都懂。

从目前小米YU7发布的上市时间看,对于竞品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有半年的时间来应对来自YU7的挑战,对于竞品车企而言,千万不要想着小米YU7可能会盲目定价这事,都是千年的狐狸,外宣的价格不高一点怎么到上市的时候显得有性价比,所以,现在有些消息说的什么30万起售,老图是绝不相信的。
如果说YU7最大的对手,我觉得未必是特斯拉,毕竟,特斯拉这个五年免息会让不少手头暂时拮据的人去选择特斯拉,那么,小米YU7对国产纯电SUV的冲击,必然会不小。从11月的销量看,Model Y卖出了44576辆,位居SUV榜单第一。
而可以视为小米SUV竞争对手的车型。极氪7x卖出了11112辆,阿维塔07卖出了8398辆,智己LS6卖出了5509辆,星纪元ET卖出了2552辆。目前看,极氪和阿维塔的确不错,但是想要成为破两万的现象级产品越来越难。小米YU7目前看,如果起售价在23万还是有可能突破单月销量破2万的可能,但是想要达到特斯拉Model Y的单月4万台这种水准着实有困难,除非小米开启五年免息,那销量可能等车要等一年。